首页 
 学院概况 
 双创动态 
 创业资讯 
 双创政策 
 双创教育 
 实践平台 
 双创成果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创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创业资讯>>正文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路径
2022-09-19 11:45   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审核人:

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所在。同时,伴随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与运用,经济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既需要能够胜任当前某个岗位的人才,也需要能够胜任岗位群涉及到的相关岗位,并能够敏锐地把握市场和行业的变化,主动接受、学习、适应、利用、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培养和具备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打造创新型企业的要求,也是个人获得更好职业发展的要求。

大学生应具备的创新能力有哪些?

创新是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能力是驾驭知识生产过程的能力,是利用不一样的思路解决问题或潜在问题、探索未知领域、改造和发明新技术的能力。

对大学生而言,创新能力一般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创新思维能力。根据思维路径的不同,创新思维可分为方向性思维与形象思维两大类,前者是因为思维方向不同而产生创新,包括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等,后者则是因为思维的形式不同引发创新,包括想象思维、联想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创新思维包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两个要素,前者强调秩序与重构、当下与工具;后者关注新颖与解构、未来与结果,打破原有认知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当前我们经常使用的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六顶思考帽等工具都是以激发和强化创新思维为目的,帮助个体产生更丰富、更可行的奇思妙想。

二是创新行动能力。创新行动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延伸更是发挥实际效用的关键所在包括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适应岗位的能力、创新学习方式的能力、加强自我管理的能力。大学生应能够结合自己所有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利用创新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或潜在问题;也应该建立全局思维,熟悉岗位群职能及其典型工作任务,能够灵活适应岗位群的个别要求;面对信息膨胀、行业发展、技术更迭,主动学习、善于学习,持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新能力和新工具;加强自我管理,提前规划、重视落实,合作学习、独立表现。

创新能力的路径养成

接受知识、学习知识是大学生最基本的能力,选择知识、整合知识、运用知识是大学生适应职业、服务社会并获得长足发展的更为关键的能力,造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但是,创新能力的获得并非一蹴而就。比如,如何建构一段与众不同、吸引眼球的短视频?不仅需要作者掌握视频的制作方法,还要求他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不断探索,明确自己的目标群体,了解目标群体的兴趣点,发现并积累素材,并利用视频、音频的组合完美地表达自己拟传递的价值,且巧妙地与同类视频相区别。因此,对大学生来说,要从学习、生活、实践汲取养分,通过长期的日积月累得以养成并不断提高。

享受学习,夯实基础。“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提出了创新的七个来源:意外事件、不协调的事件、程序需求、行业和市场变化、认知变化以及新知识。创新程序要求大学生必须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和宽厚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能够敏感把握到外在的行业、市场、人口、认知的变化,以及客观存在的不协调,并从中识别和把握创新机会。因此,大学生应高度重视学习的重要性,在享受学习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累宽厚的基础知识,培养扎实的专业能力,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并获得更好地职业发展。

感受生活,训练思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改造生活,为生活服务;其实质在于社会交往只有融入以生活为基础的社会交往内容,教育才更具有生命力。因此,大学生应在了解生活、学会生活、反思生活的过程中探究生活的本质和原理,将外在的客观存在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发展兴趣,增长见识,持续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尝试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探索新的发现和存在,提高适应和融入生活的能力;在生活中不断对自身的思维方式进行自省,并加以改进,以创新思维训练为基础,持续发展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培养兴趣和成就感、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自觉性和想象力,长于理解、善于合作、敢于质疑。

创新实践,学以致用。人本质上是一个有机体,任何脱离主体所依存的环境而进行的考察都是不完整的,不同领域的创新能力所指亦有不同。当代大学生身处技术变革和形势变幻的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创新的本质在于实践,大学生创新的本质在于学以致用,创新能力的核心价值在于以创致改。

有研究显示,创新意志品质、科技社会平台、创新实验基础、企业参与程度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各类旨在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的专项计划,如: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等,以科研实践进行创新实验的基础能力培养,在团队实践中学习严谨的科研态度,启迪创新思维;同时,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创新创业大赛,在参赛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获得风投的关注,推广企业产品。

创新能力是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也是心态开放与理念包容;创新能力代表着勇于实践、敢于实践的态度,也代表着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决心。良好的创新能力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岗位(群)要求,胜任工作任务,善于提出好的解决方案和实践思路,获得更好的职业成长;帮助大学生在信息时代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持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大学生应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劳动和实践的重要性,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并借助企业实习和实践调研的机会,了解企业生态环境、工作流程、操作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发展知识,并寻求和吸收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强自省,体验成就感、培养自觉性、增强创造力、提高合作力、训练动手力,全面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粤ICP备16045725号